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綠色轉型步伐加快,ESG投資理念也逐漸被保險資管機構重視。ESG投資理念包含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維度,其核心是將社會治理、可持續發展、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投資實踐相結合。ESG投資關注投資的長期價值和社會效益,以此實現投資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回報的協調一致。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上海外灘峰會上的發言。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即將召開,上海農商銀行作為全國36家簽署《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宣示》的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之一,積極貫徹落實“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持續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高度,充分發揮金融在實現生態友好、可持續、綠色、包容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由金融機構、基金證券、福建省直部門組成的一行隊伍,走進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燕子窠生態茶園示范基地、黃龍袍等地,實地走訪,親身感受,南平底蘊深厚的茶文化、優異的生態環境和綠色經濟發展之路,并圍繞“綠水青山,生態領航”主題,共話綠色經濟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銀保監會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也引導金融機構更加重視自身環境、社會和治理表現,漸進有序減少碳足跡。
桂林銀行綠色低碳信用卡正式發行。桂林銀行積極響應“3060”雙碳目標,倡導綠色生活,助力低碳消費,在綠色金融賦能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又邁出扎實且創新的一步。
11月20日,中國銀行“綠洲工程”成功完成借記卡業務這一基礎性金融服務領域的首次投產,開啟數字經濟時代創新發展新篇章。
鄉村振興戰略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擘畫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好藍圖。
11月6日,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現場,中國銀行正式發布“I·SMART—中銀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通過進一步深化數字技術應用,著重在五大維度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全球老齡化機遇共享”分論壇在上海召開。中國銀行副行長王志恒出席論壇,并圍繞“人口老齡化大勢與機遇”作發言。
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近日,通過福建省級科技特派員鄭麗英的推薦,鴻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從興業銀行南平分行獲得授信300萬元,首獲興業銀行“科特派”金融服務專案100萬元融資,有效解決了企業發展遇到的暫時資金短缺問題,這是興業銀行落地的首筆由科技特派員推薦的信用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