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保險意識越來越強,不少人開始購買保險,但保險種類實在五花八門,讓人摸不著頭腦。因此,今天思維百科將仔細告訴大家保險的種類究竟有哪些?以及為何不少人在擁有了社保后,還給自己或者家人購買保險。
金融知識普及月|①保護個人信息 警惕網絡詐騙
近年來,人民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圍繞支持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逐步構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
近年來,信用卡投訴在銀行業投訴占比中一直居高不下。中國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7954件,占投訴總量的50%。對比2021年四季度、三季度數據,信用卡投訴占比分別為49.6%、50.8%。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由企業繳費、職工個人繳費和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構成。截至2021年底,全國有2875萬名職工參加企業年金,企業年金投資運營規模達2.61萬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為1242億元。
當前,社會上出現一些以“征信修復”“征信洗白”等名義招攬生意的機構和個人,他們大肆宣傳可刪除信用報告中的不良信息,甚至堂而皇之辦起了培訓班,開班“授課”,讓人瞠目。比如,筆者注意到,某微信群中就有“廣告”宣稱,花19800元便可獲得“如何修復征信”的“品牌課”。學員“上課”后,不僅能把自己的征信記錄“洗白”,日后還能靠“征信修復”手藝賺錢。
隨著儲蓄利率持續低迷,以及各種理財收益率不斷走低,安全性高、流動性好、收益穩定的國債,再次成為不少人的投資追捧對象。很多沒有接觸過國債的年輕人都一頭霧水,國債究竟是什么?為何大家都說,中國國債相對美國國債更具有吸引力?今天,思維百科將為大家詳細科普,我國國債與美國國債的區別,及中國國債受國際投資者們追捧的原因。
非法證券期貨活動是指未經批準從事依法應由證券監管部門或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或批準,應受法定監督的證券發行和經營證券期貨業務的活動。開展證券期貨業務,需要經中國證監會核準,取得相應業務資格。未取得相應業務資格而開展證券期貨業務的機構,是非法機構。
近日,多起電信詐騙“跑分”洗錢團伙被警方打掉,有的涉案金額高達2000多萬元。不少人以為是“兼職賺外快”,實則是為犯罪分子“跑分”洗錢,成了“白手套”。
教你識別四類非法證券期貨投資機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受到百姓高度關注。是否強制、如何購買、誰來監管?25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相關部門進行了權威回應。
健全的公司治理是銀行業保險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實現長期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主要保障。近年來,銀保監會按照《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積極推進公司治理制度建設,切實做好公司治理評估以及股權和關聯交易整治,不斷深化行業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